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梧州人居40年变迁:从栖身之所到宜居之选

西江都市报  2018-07-13 16:32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梧州人的住房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旧房拆迁、高楼林立,江滨、湖边建起了园林小区,不断满足着梧州人从安居到宜居的需求。梧州百姓房屋的变化和居住环境的变迁,见证着城市的发展繁荣。

位于西路的灏景尚都小区,是梧州近年来新建的优质楼盘之一。(网络图片)

编者的话

梧州是一座山水之城,拥有得天独厚的宜居元素。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梧州城市框架快速扩展,从河东到河西,再到红岭、苍海,每一个延伸的落点都是人居的新高地。每一个时期、每一个新城区都有相应的标志性建筑,共同见证时代的变迁、人居的风华和城市的进步。

在改革开放40周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结合“榜样的力量”首届梧州地产先锋评选活动,我们特别策划“乐居梧州 美好生活”主题系列报道,同步在《梧州日报》《西江都市报》和“乐居梧州”微信公众号推出,敬请关注。

居梧州 美好生活

系列报道①

改革开放40年,梧州人的住房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旧房拆迁、高楼林立,江滨、湖边建起了园林小区,不断满足着梧州人从安居到宜居的需求。梧州百姓房屋的变化和居住环境的变迁,见证着城市的发展繁荣。

前溯三十年:

“有瓦遮头”足矣

上世纪80年代,梧州市民主要集中在河东的旧城区居住。当时绝大部分城镇居民的住房是租赁单位或房屋管理部门的公房,仅少数居民拥有自己的房子。人口多、住房面积小、三代同居一室是当时住房条件的真实写照。

梧州市建筑设计院主任建筑师徐舒俭说,那个时期的居住状况,可用“混合功能”概括。这些住宅多是一条长走廊串连着多个单间,一家几口甚至十几口人蜗居在一个小屋,用布帘隔开就算一间“房”。此类住房的厨房、厕所、阳台属公用,因此楼道里长年弥漫着厕所和饭菜的混合气味。据统计,当时梧州市民的人均住房面积还不到3.5平方米。

“当时的楼房建设无规划设计可言,人们只要‘有瓦遮头’就行。”徐舒俭候就住在河东宿舍楼,对此印象深刻,“绝大部分的楼房楼距近,采光、通风、环境卫生和排水条件都很差,还存在乱拉电线等安全隐患”。

这样的居住条件显然不能满足梧州老百姓的需求。1980年,梧州被列入住房销售试点城市,迎来了次住房制度改革房屋数量开始快速增长。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进,以及河东与河西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梧州市民开始向河西迁居。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河西开发的小区新兴住宅区建成,徐舒俭也随父母从河东搬至这里。尽管新兴住宅区的户型主要是面积为20多平方米的单间、30多平方米的一房一厅及50多平方米的两房一厅,但对于能够搬迁入住的家庭来说,居住条件已大为改善。

1984年以后,梧州市房地产管理局改为企业性质的梧州市房产公司,集资建房的形式开始出现,下冲小区、龙骨冲小区等小区陆续建成,但此时仍只是满足住房困难户的居住需求。

回望二十年:

“蜗居”家庭乔迁

上世纪90年代,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在范围内确立住房社会化、商品化的改革方向。在此之后的十几年里,梧州市的住房面积增长迅猛。从1997年开始,每年新竣工楼房面积都在50万平方米左右。实有住房建筑面积在20年间翻了三番,至2007年达到了1133万平方米。购买商品住宅的居民越来越多。

这时期,梧州开始注重房屋品质,一梯两户、三户、四户的单元式住宅大量涌现,各户相对独立。这类住宅楼的户型多是“小开间、大进深”,虽居住的适用性较差,但可以节约土地。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小区住宅大量出现了组团式布局,即几栋楼围合成一个组团。

梧州市建筑设计院副主任工程师刘勇说,当时梧州的商品房多设计为一梯四户的蝶式户型结构,采光、通风大大改善,面积也逐渐变大,三房一厅开始出现,有不少户型面积超过了100平方米。同时,多样的开间、进深户型慢慢取代“小开间、大进深”户型,这种结构的房子让人住着觉得宽敞、明亮,并且厨房还设计有专门的烟道,住户开始安装抽油烟机。

刘勇回忆,这时期的商品房只求面积够大,但人们真正入住之后才发现,房子是大了,阳台却很小甚至没有,不便于晾晒被子或衣物。而且,当时的商品房大多为六层到九层,没有电梯、楼距也近,低楼层光照不足。这样的住房只能满足人们的一般生活需求。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物业公司开始走进新建小区。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开始进入居民生活,而一个新颖的名称——业主,也开始出现。

进入新世纪:

“宜居”成新标准

梧州人居环境真正的变化始于2000年。徐舒俭清楚地记得:“那时候,广东房地产企业开始进入梧州,带来了新的规划理念、建筑风格和成熟的产品”。广东的房企设计楼盘时注重满足购房者对房屋户型、朝向、采光及物业管理等多方面需求,且更注重楼盘的建筑特色。

徐舒俭说,梧州楼市开始出现有电梯配套的住宅时,许多市民持观望态度,认为“电梯停电有麻烦”“管理费增加”。2000年以后,随着社会进步,市民的见识增长及需求的转变等,使得高层带电梯住宅成为大势所趋。至此,梧州的楼房开始向高层过渡,如丰业城中花园、蓝天港湾、海骏达花园等住宅楼。从那时起,地中海式的别墅、英伦式的洋房、现代主义风格的高楼建筑等丰富多彩的建筑,在梧州这座城市接连拔地而起。

“当时,这些项目的规划设计、物业管理、社区文化,确实触动了梧州地产业界转变思维,很多开发商在规划设计、物业管理等环节加大投入,梧州地产业界的竞争层次得以迅速提高。”徐舒俭认为。

进入21世纪,梧州的楼越建越高,绿地也越来越多,小区的绿化率从20%到30%,景观也越来越好。

近年来,“”成为一个新名词,新建的小区配套越来越齐全,会所、学校、幼儿园、健身场所成为衡量高档小区的标准。

展望将来,徐舒俭和刘勇都认为,以后的住宅将普遍实现多样化、节约化、智能化、园林化、人性化,在防火、防盗等方面都会有新的表现;而且随着环保、节能的生态住宅大量涌现,绿色住宅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今后人们的居住环境将更加舒适、环保和方便。(曾燕)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